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校长助理孟钟剑作校友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7-14 09:54:01 来源: 浏览次数:

河南理工大学校友工作报告

(2008-2016年)

  各位领导、同志们:

  河南理工大学校友会自2008年10月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事业发展目标,以迎接百年校庆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以开展合作为载体,不断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信息服务建设、文化氛围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窗口作用,形成了学校和校友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天,受学校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委托,代表学校校友会向大会报告近年来的校友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安排,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构建学校-地方-学院“三位一体”的校友工作格局

  1.完善校友会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校友会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先后制(修)订《河南理工大学校友会章程》《河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促进校友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校友会获得河南省民政厅审批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促进学校校友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也保证了学校校友会及各地校友分会开展活动的合法性。

  2.加强校外阵地建设,推进地区校友会分会的健康发展。8年来,先后指导建立了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20个地区的校友分会。各地校友分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校友活动,密切了校友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不同地区校友之间的互动。同时,校友会积极发挥中枢作用,先后协调广东、广西校友企业家、上海与南京校友会的互访活动,指导并参与了苏州、上海、陕西、广东等多地区校友分会的年会、代表大会或联谊活动等,有力推进了各地校友分会的建设,增强了校友会的凝聚力。2009年9月,以学校百年华诞为契机,积极组织召开了地区校友分会会长、秘书长座谈会。来自全国18个地区的校友分会会长、秘书长以及安徽煤业、中平能化等10多个筹建地区的校友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通过深刻交流和磋商,既加强了地区校友会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校友和母校的感情,也推动了地区校友分会工作的有效开展。

  3.积极探索二级学院校友工作新途径,完善校内服务体系。学校校友会高度重视学院在校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对学院校友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努力发挥学院负责人和教师在联系校友方面的优势,把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开发校友资源纳入学院工作日程,为强化校友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推动了校友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各学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积极接待校友返校聚会及相关工作,学校-地方-学院“三位一体”的校友工作格局逐渐形成。

  (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传递母校温暖、凝聚校友情感

  1.高度重视,积极走访、联络各地校友。校友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校友联络工作。一是认真组织,精心搭建校友回校聚会的平台,并积极走出去,主动走访各地校友会并看望校友。8年来,先后参与了校友返校联谊会的筹备和服务工作共计110多场;接待校友来访5000多人次,其中,接待毕业30年以上的老校友返校活动6个年级1200多人次;共走访看望校友3200多人次,看望生病住院老校友60多人次。二是采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针,定期对校友工作基础较好、校友活动开展得好的地区进行走访,多次协调学校主要领导亲赴广东、重庆、南京、北京、新疆、杭州等地参加校友会成立大会或会见慰问当地校友,表达学校对校友们的关心和祝愿。

  2. 加快立体多维、交互分享的信息平台建设,挖掘校友信息资源。校友信息是校友会工作的生命线。截止目前,我们初步建立了14万校友信息数据库。收集已有联系单位、电话、通讯地址的校友达到48000多人。建立了58级以前、58-77级、77级以后、优秀校友、煤炭行业校友五大校友数据库,为校友和学校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校友会的枢纽和抓手,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校友通讯》创刊,每年出版2期,面向广大校友发行。截至目前,共向校友邮寄35000多份,向回校聚会的校友发放3200多份,成为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络桥梁。2013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校友通讯》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授予“全国高校校友工作优秀期刊”。同时,还开发了校友会网站、校友短信平台等即时沟通的服务新平台,在宣传杰出校友新成就、联络校友感情、传播母校信息和校友捐赠等多方面均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通过校友会网站向广大校友推送宣传,在全国各地校友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80级校友郑炳旭和机械84级校友李丙寅分别成功入选2008年 “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和2012年 “上海市建设质量十大精英”。

  3.建立“校友信使”制度,完善新校友联络机制。校友会从2011届毕业生开始,每年为应届毕业生颁发“河南理工大学校友会会员证”,以方便新校友尽快得到各地校友会的关怀和支持。同时,从2013届毕业生开始,校友会联合就业中心启动了“校友信使”聘任工作,从源头抓起校友工作。目前,已聘的730名“校友信使”在联络校友、反馈校友信息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三) 广泛挖掘和凝聚校友资源,实现校友、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共赢

  校友会将各地校友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技合作、招生就业等结合起来,配和相关部门,全面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心系母校,为学校捐资助学、建言献策,扩大母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1.宣传杰出校友优秀事迹,培养在校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感。2009年暑期,校友会与校团委、宣传部、大学生通讯社联合组织100名志愿者开展了“河南理工大学100年寻访优秀校友活动”。活动遴选了36篇优秀作品,分别刊登在校报和校友会网站上。同时,还邀请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炳旭和百色百矿集团董事长黄启江等校友在开学和毕业典礼上,作为校友代表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奋斗历程。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教育感染了广大在校学子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激发了广大同学的爱校、荣校热情,培养了广大同学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增进了母校与各地校友的联系,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

  2. 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畅通校友回报母校渠道。几年来,校友会广泛开发校友资源,多次促成学校与校友、社会企业以及与地方之间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自2009年以来,先后促使多个校友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330多万元,并于2010年成功促成学校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签订了重庆“工程硕士班”培养协议,为学校赢得了268.8万元的经济收入。

  百年校庆之后,校友会抢抓机遇,经过不懈努力,于2010年6月1日获得河南省民政厅正式批准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成为河南省129所高校中首家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不仅拓宽了学校联络校友、联络社会企业的平台,同时,也开辟了学校获得社会捐赠的新渠道。截至目前,基金会共为学校募集资金2078.489万元,并获得河南省政府配套奖励资金779万元,共计2857.489万元。

  3.加强校友工作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更好地服务校友与学校发展。校友会在做好双向服务的同时,注重开展校友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2009年4月,学校校友会加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加强和全国兄弟院校同行的联络与交流,积极参与研究会年度活动,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校友事业发展、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并主动宣传和扩大我校校友工作的经验,努力提升学校校友会在全国高校校友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2012年,在有160多家校友会参加的第十九次全国高校校友工作研讨会上,我校校友会荣获了“第六届高校校友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二、校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友是学校宝贵的社会财富和重要社会资源。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深刻变革,全国高校都在抢占制高点争夺校友资源。回顾过去,尽管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内部协调机制不完备,做好校友工作的意识不强;平台建设滞后,校友信息互动不畅;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缺乏常态化,校友文化氛围与在校生的校友意识不够;各地校友分会机制不够健全,活动不够规范;校友捐赠宣传力度不够,捐赠工作任重道远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绘就了学校新阶段的发展蓝图,在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进程中,校友会和地方校友会应努力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内涵式发展,在组织建设、信息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使双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今后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平台建设,提高资源整合效率

  新时期的校友工作必须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友互动交流平台。

  1.建设好一张网—河南理工大学校友网。即进一步健全校友网的功能,发挥校友网校友信息库的作用,真正使这张网成为校友之间交流的平台、校友谏言献策与抒发情怀的平台。

  2.出版好一本杂志—《校友通讯》会刊。自2009年创刊以来,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泼新颖的形式赢得了广大校友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广大校友的知心朋友。今后,将通过凸显为校友服务的功能性、提高内容的可读性、保证稿件体裁的多样性、实现稿源的多渠道性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效益。

  3.组织好一个讲坛—开办“校友论坛”月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友与在校学子的互动。把每年新生开学之际的10或11月定为“校友论坛”月。由校友会发起,学生处、团委配合,邀请杰出校友回母校给在校学子传授他们的人生感悟和工作经验,分享他们事业成功历程中的酸甜苦辣。通过“校友论坛”活动,加强在校大学生与校友们的真切交流与互动,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校友文化与校友精神,培养在校生的爱友爱校情怀,更能为在校学子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启迪和借鉴。

  4.编辑好一本书—《驰骋在中华大地的理工人》。筹备成立《驰骋在中华大地的理工人》编写小组,设立河南理工校友风采录、行业专辑、学生干部专辑等栏目,多角度展示河南理工校友卓然风采。

  5.开办系列特色校友活动

  一是发起“我爱母校”年度捐赠活动。由校友会发起,启动“我爱母校”校友年度捐赠活动,培养校友关心、支持母校的意识。

  二是成立“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友工作,让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校友返校聚会等活动中,用他们的亲身感受,培养在校学生的校友意识、母校情怀。

  三是启动“校友林”项目。鼓励校友认养树木,培养校园中的校友文化气氛。在新校区规划“校友林”,“先植树后认领”,让班级、年级或个人认领挂牌,使每个校友回校后都能想到、看到自己在母校留下的宝贵纪念。

  四是规范校友值年返校联谊活动。启动校友返校月活动,确定校友返校月,欢迎已毕业15、20、25、30周年的校友回到母校共同参加校友返校日活动。每年由校友会统一策划,各地校友分会和各学院共同参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学校审批后实施。通过一年一度的校友返校月活动,进一步增强校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各地方校友会的工作热情,努力把各地校友联络起来。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校友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加强校、院两级工作体制建设。加快建立学院校友分会和基金会工作机构步伐。我校15万校友群体,是学校的重要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与校友联系最密切是学院,所以无论是校友会工作还是基金会工作,二级学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学院要根据《关于印发< 河南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校字〔2010〕17号)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学院校友分会,健全学校校友工作格局。

  2.建立校领导定期走访各地校友制度。重视校友资源,长期保持联络、强调感情交往是国外先进大学基金会的基本理念。探索建立校领导走访校友“分片包干”制度。每年由校领导带队到分包的各地校友分会或校友相对集中的地区专门走访一次。同时,利用出差、开会等时机看望慰问校友,真正把做好校友工作作为一项常态的持久的工作任务。

  3.制定和完善理事会议事规则。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理事会职责,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及时总结一年来校友会的各项工作,部署来年校友会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校友会发展规划。

  教育发展基金会是我校事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要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年审制度、内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建设,确保基金会安全、合法、有效运作。

  (三)开发设立特色捐赠项目

  随着我校校友事业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各种社会捐赠尤其是校友捐赠越来越多,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要进一步研究设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多种特色捐赠项目,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家和校友主动积极的参与捐赠活动。

  (四)兑现“捐赠配比基金”政策

  从今年起,要按照学校《关于奖励校内筹资单位和个人的规定》相关政策,鼓励学院积极调动广大教师员工参与到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中来,学校对学院接受的实际到账捐赠货币资金出台相关配比政策,提高校友会工作的感召力,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五)强化对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全员宣传工作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壮大和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基金会是学校联络社会企业家的重要窗口,是吸纳社会资金支助学校建设的唯一合法渠道。因此,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只有把校友会工作引入到学校日常工作的主流,全校共同挖掘校友和社会资源,才能为学校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才能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没有广大校友的积极参与,校友工作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们衷心希望大家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和参与到校友工作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校友会办成校友与母校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合作共事的纽带和桥梁,让校友工作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谢谢!

2016年7月12日


上一条: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杨小林走访湖南、湖北两省校友 下一条:校党委书记邹友峰在校友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