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太行山巍峨雄伟,九曲母亲河源远流长。高山之阳,大河之滨,怀川大地沃野千里,蓄积饶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间。诞生并成长于这片厚土上的河南理工大学,秉承名山胜水之磅礴大气,开创我国矿业高等教育和河南高等教育之先河,在百年岁月洗练、风雨砥砺中,见证并有力地推动了焦作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河南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绚丽篇章。
上篇 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建与发展
基业初奠
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开始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疯狂攫取在华修筑铁路、开矿设厂的特权。1898年,英国福公司与清政府签订河南矿务章程,鲸吞焦作煤矿。作为福公司在河南开矿的一个交换条件,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几经交涉中艰难诞生。
1909年3月,焦作路矿学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首招学生20名,设矿务学门,学制四年,贯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教习“西文”和“西艺”,以培养采矿、冶金和铁路高级专门人才。这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后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为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大地开启一扇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和现代科技文明之窗。在内忧外患、国力日衰的背景下诞生的焦作路矿学堂,从创建之初就肩负着振兴我国煤炭工业的历史责任,在反帝爱国运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始了筚路蓝缕、艰苦办学的历程。
1910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开采煤矿取得初步成效后,又阴谋开采焦作沿太行山一带的铁矿,激起路矿学堂爱国师生的愤怒和坚决反对。师生们把福公司图谋掠夺河南铁矿资源的行径公诸于众,在河南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激烈斗争,福公司最终被迫停止勘探铁矿,反帝保矿斗争取得胜利,同时也成为学校爱国学生运动的开端。
1915年,英国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合组成立中外合资的福中总公司,路矿学堂更名为河南福中矿务学校,归外交部河南交涉署直辖,校址暂设河南省会开封。1919年,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专门学校令》,学校易名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在预科毕业后即续办矿务专科,以“养成矿务专门人才”,学校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5月,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学生积极响应,参加省会开封15所学校联合举行的声援集会和省会学生总罢课,并在学校被强令提前放暑假期间,纷纷返回家乡和深入焦作矿区,组织爱国团体,宣传爱国思想,掀起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浪潮,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火种播向中原大地。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陈独秀、李大钊等编辑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进步书刊也开始在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流传,学生由此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有进步学生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通讯会员。
1921年,学校更名福中矿务大学,设置采矿冶金科,修业年限定为预科一年,本科四年。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学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焦作各界援助沪案后援会”,统一组织焦作的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同年,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和组织焦作煤矿大罢工,历时近8个月,并取得完全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受煤矿罢工的沉重打击,1926年,英国福公司停产,福中矿务大学经费全部依赖中原公司独自担负,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但全校教职工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学校得以维持和发展。直至1930年,河南省政府拨款资助,中原公司也增拨经费,学校发展开始出现新的转机。
矿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1931年后,留美学者张仲鲁、张清涟相继出任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分别担任学校名誉校董、常务校董、董事长,汇聚了张伯声、丁观海等一大批“留学欧美,在彼邦有工程经验,在海内有教书成绩”的硕学鸿儒,学校事业蒸蒸日上,国内名声日振,被誉为“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海内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矿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学术重镇。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两度派员到学校视察,以“不失为海内外办理成绩较良的工校之一”的评价,对学校的办学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3年批准私立焦作工学院立案,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的私立高等工科院校。这一时期,学校兴修科学馆、工程馆,向欧美订购教学科研设备,建立和充实理化、材料、制图、试金等实验室,图书馆藏书逾万册。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使命,以美国高校特别是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蓝本,结合中国实际设置课程,突出强调学以致用。1934年,著名教育家、学校名誉校董蔡元培亲笔题词“好学力行”,勉励师生严谨治学、学行合一。之后,学校成功举办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校在中国矿冶界的学术地位进一步巩固。1936年,学校改采矿冶金、土木工程两科为采矿、冶金、路工、水利四系,“四科并立,设备可以互相利用,教员可以专授所长,学生可以发展个性,蔚为国器,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学校人才培养从矿冶专门人才拓展到交通、水利领域。
抗日救亡中图存与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占领平津后,迅速沿平汉铁路向南进犯。10月,攻占安阳,中原地区面临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学校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保存学校有生力量,以待时机,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要求和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孙越崎的指令,院长张清涟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携带全部设备、仪器、图书、标本和实习工厂的机床等教学用具举校西迁。11月,选定临时校舍于西安端履门,借用西安一所高中校舍和西安机械厂的部分厂房恢复上课。全校师生员工在困难的条件下保持高涨的热情和良好的秩序,同学们一面学习,一面积极投身抗日救国宣传运动,曾在西安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影响颇为广泛。
1938年,日寇轰炸西安,并有渡河进犯西安的动向。3月,学校再次由西安西迁甘肃天水。当时,陇海铁路刚通至宝鸡,公路运输力量又极其薄弱,全校师生均自陇海铁路虢镇站起,长途跋涉,徒步经凤翔、汧阳、陇县、固关,翻越关山,经马鹿镇、清水抵达天水,全程500余里。在迁校过程中,全校师生“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山泉冷饮,冰河盥漱;行歌道山,谈笑峰巅”,终于化艰险为坦途,完成迁校任务。以天水南郊中山公园水月寺为临时校舍,恢复上课。7月,在抗日战争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师生们演出抗日救亡话剧,会场高悬“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的楹联,充分体现学校师生同仇敌忾、抗战建国的豪迈气概。当年暑假,学校采矿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25名学生在天水毕业。
同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为集中师资和设备,巩固和发展后方工程教育,决定将焦作工学院与当时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国立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大学工学院组成)、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年11月,学校师生及眷属146人在张清涟院长的率领下,运载约160吨图书、资料及仪器设备,从甘肃天水乘汽车前往陕南城固古路坝复课。在国难深重的艰苦年代,学校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倾其所有,以雄厚的师资、完善的设备、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全力支撑起西北惟一的高等工程学府,开启我国西北高等工程教育的先河,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至后来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巩固和发展了抗战后方的高等教育。这一时期,原焦作工学院八个班的学生共97人,分别于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为抗战后方新兴的工矿、交通行业输送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成为甘肃玉门油矿的开拓者和各大煤矿的中坚。
黎明前的不屈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校董和毕业同学立即成立复校委员会,于8月31日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送焦作工学院复校报告,原院长张清涟和学校师生纷纷为复校积极奔走。1946年7月26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和河南省政府批准与拨款,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关林复校,张清涟复任院长,并分期收回合并于西北工学院的部分图书、仪器。时设采矿工程学系、冶金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及先修班,当年招生137人。院长张清涟在复校纪念大会上动情地回顾学校所走过的艰辛道路,号召师生“提起精神,创造青出于蓝的新牌子,建设新焦工”。复校后,教职工都怀着同舟共济、努力进取的精神,学生更是心系报国强国志向,潜心学业,学校上下充满活力,然而,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并推行法西斯统治,学校师生无不为国家及学校的前途深感忧虑。1946年12月,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北平学生发动的抗议美军士兵强暴北大女生沈崇的“抗暴”运动,抗议美军暴行。1947年,机械系合并于西北工学院,随后学校迁至郑州,租得河阳街灾童教养院作为临时校址。在办学条件极端艰难的条件下,采矿、冶金两系继续招生,全校有3个班,学生近200人。
1948年,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南京国民政府强令学校迁至江苏苏州,以平江路积谷仓为临时校舍。到苏州后,采矿、冶金两系又招两个班学生共140余人,另招预科生30余人。此时,学校三年三次迁址,经费极度困难,学校师生高擎战斗的旗帜,喊出了“要生存,要吃饭”的口号,100多名师生举行反饥饿、反迫害示威,到苏州县政府要粮,并和武装警察发生冲突。经过不懈抗争,终于打开苏州粮仓,取得胜利。一批进步爱国学生先后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线,奔向解放区,参加了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解放大军的隆隆炮声如同阵阵春雷,震撼着古城苏州。为防止国民党特务破坏学校,迫害进步学生,学校学生自治会自发组织开展护校活动,迎接解放。4月27日,苏州解放。学校师生载歌载舞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到来,华东人民政府正式接收学校,并确定校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学校历史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颠沛流离中饱经磨难的学校师生在欢庆解放的同时,也急切地盼望学校能早日回到焦作办学。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就学校今后校址及领导关系等问题请示华北人民政府,并得到批复:“焦作工学院可搬回焦作办理,受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领导,该校教育方针应着重培养矿业人才。”7月13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批转上述指示,并要求学校“从速造拟概算计划,并准备返回焦作”。9月2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告别苏州,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乘车北上,于9月6日返回阔别12年的焦作故地,9月18日正式复课。此时,学校有采矿、冶金2个系4个年级8个班次,学生205人。
从1909年到1949年,从晚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路矿学堂、矿务学校、矿务专门学校到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四十年时间,学校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有屈辱,有抗争,更有始终不渝的追求。学校的命运始终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四十年春华秋实,学校培养了大批采矿、冶金、土木、机械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一代学术大师、工程精英、贤才俊秀和社会栋梁。他们中有著名金属学家、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沛霖,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探矿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煤矿基本建设及采煤机械化专家吴京,矿井建设专家沈季良、李栖凤、柴化周,选矿专家张仰均,采矿专家谷铁耕,地质学家袁耀庭,露天采矿专家彭世济,通风安全专家杨力生,热处理专家席聚奎,冶金专家许道生、袁慧灼,稀土金属专家陈泽浦,石油勘探专家靳锡庚,矿物学专家张守范,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武胡景等,为国家和民族振兴作出卓越贡献。
四十年沧海桑田,几代人戮力同心,虽在危难时期亦未尝稍懈,使学校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私立工学院,“其灵光巍然,弦歌未尝一日辍”,诚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之奇迹。在几十年艰苦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精神,“好学力行”的校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1934年,张清涟在为《私立焦作工学院同学录》作序时曾这样写道:“出与世处,善推敬事爱人之心;退而自修,常存精益求精之志;货恶弃地,力必己出;尽匹夫应负之责任,服民生在勤之义务……于科学有新发明,于社会有真贡献;为国家争人格,为母校增光荣。”这正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是学校赖以在艰难困苦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财富。
下篇 阔步迈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高等学府的历史征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焦作工学院隶属于燃料工业部领导。12月27日,教育部明确:自1950年1月起,将焦作工学院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各项经费亦由该部供给”,并要求学校将有关档案移交燃料工业部。至此,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正式接管学校。1950年3月,燃料工业部决定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同月,教育部决定将学校冶金系并入沈阳工学院。此时,学校还设有采矿、电机、机械、土木4系,在校学生224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新轨道。1951年,在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学校主体迁往天津,原校址继续办学。之后,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中南煤炭工业学校(改名为焦作煤矿学校)等相继迁来焦作办学,为国家煤炭、电力、石油工业等领域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958年,中共河南省委决定,重建一所服务于煤炭工业的大学,定名为焦作矿业学院,中共焦作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张超兼任院长。当年,学校参加河南省高等学校统一招生,采煤专业、矿山机电专业共录取四年制本科学生181人。自此,学校在焦作的高等教育得以薪继火传,并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学校也从此踏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型高等学府的历史征程。
1959年,焦作煤矿学校并入,办学资源得到整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学校积极贯彻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大胆革新教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在河南省和全国产生广泛影响。1960年6月,学校党委代理书记、副院长谭源和采煤教研组组长姚书模代表学校和采煤教研组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并作典型发言,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光明日报》以《焦作矿业学院跃居先进行列》为题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1961年,郑州煤炭工业学院并入,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和师资、干部力量得到进一步扩充与加强。到1965年,学校已有教职员工517人,其中教师275人,在校学生1132人,函授生1730人,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发展。这一时期,学校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两次修订教学计划,调整学制,注重教学管理和各环节的建设,注重教学、科研同煤矿生产实践相结合,教学秩序稳定,质量稳步提升,为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与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966年,学校进入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广大师生员工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动乱之后,对左倾错误进行不同方式的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办学。1972年至1976年,学校共在中南五省(区)招收“工农兵学员”1832名。这一时期,学校参考北京、上海等高等学校的经验,按照学用结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指导原则,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实行“开门办学”,先后组织师生到中南五省(区)和江西、陕西等地的一百多个厂矿,以生产带动教学,结合典型产品、典型工程、典型技改任务组织教学。学校师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的同时,积极承担和完成煤炭工业生产急需的科研和技术革新任务,培养了一批在改革开放初期及其以后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重任的高级专门人才。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学校开始着手建立新的秩序,教学和科研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在中南五省(区)录取学生442人,学制为四年。学校党委副书记鲍振宇赴京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技大会,以林增禧为首的科研组研制的“WGZLI型立井混凝土喷射机组”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1月27日至12月3日,受煤炭工业部委托,学校主办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座谈会,来自煤炭工业部所属科研单位、煤矿生产和地质勘探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中国煤炭史上第一次瓦斯地质专业学术盛会,进一步推动了瓦斯地质学科的发展,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振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旗,学校走上发展振兴之路。1979年3月,学校党委作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来》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煤炭工科院校的战略任务。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中心任务,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各项事业健康发展。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标志学校办学层次跃上新台阶。
1983年,学校提出“以教学为主,重视并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和“以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思想,学校教学质量、学术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985年4月14日,学校73名学生在青天河奋不顾身抢救出因游艇翻沉遇险的18名中小学生,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煤炭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培养的学生崇高而过硬的思想品质。
1988年,学校明确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办学思想,把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1992年,袁世鹰为主承担的《10KV直接下井供电》成果先后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时期,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通过开展课程建设评估和建设优秀课程等多种途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课程建设逐步跨入国内先进水平。学校《瓦斯地质》新学科与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4门课程建成省级优秀课程。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使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在1990年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开展的全国煤炭院校实验室评估中,学校在10所工科类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二,标志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处于前列。
1994年,学校确定“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和“对内求实,对外搞活”的工作思路,坚持从严治校,狠抓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实验室和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同时,在名誉院长孙越崎和杰出校友吴京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积极运筹并于1995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标志学校由单一的行业工科院校向通用工科院校的实质性转变。1996年,在煤炭部组织的全国煤炭院校大学物理、理论力学、高等数学3门基础课突击抽查考试中,学校在13所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二,受到煤炭部表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连年高于全国非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近20个百分点;体育达标率连续十余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单位,1996年获得全国高校先进单位称号,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不断提高。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项目级别逐年提升,项目数、经费数和获奖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1998年,国务院决定将学校划归河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党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果断决策,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既服务于煤炭行业,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工科院校,进而向多科性大学迈进的奋斗目标。朱建安承担的《EBJ—160重型悬臂式掘进机的研制》成果先后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建成河南省重点学科。邹友峰主持的《条带开采的三维层状介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在继续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努力扩大服务面向,进一步增强服务煤炭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新世纪向更高目标奋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谱写新世纪的灿烂华章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事业面临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敏锐地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0年,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征地建设新校区的重大决策。8月,完成一期征地1079亩,12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次年9月4000名新生顺利入住,成为河南高校第一个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之后,又先后两次征地2078亩,学校主体搬迁至新校区。目前,占地面积近3200亩、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幽雅的新校区主体工程已经建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9万册,电子图书174万册,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物质基础。日校本科生规模也由1978年的1200余名在校生发展为近33000人。同年,采矿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四个学科建成河南省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被批准为河南省一类重点学科。
2001年,学校抓住河南省建立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机遇,率先引进全省第一位特聘教授、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傅恒志、陈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先后加盟学校,受聘担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周丰峻、刘先林相继受聘担任兼职教授。目前,学校教职工已由1978年的907人发展为2161人,专任教师从1978年的349人发展为1385人,其中正高职称者191人,副高职称者由1978年的1人发展为435人,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903人。一大批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2002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学校举办万方科技学院,成为全省第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并于当年首招学生423人。目前,万方科技学院在校生规模已达7079人,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办学成果获得广泛好评,在全国318所独立学院综合声誉排行榜中位居第41名。同年底,首届采矿科学与安全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50多名院士、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标志学校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取得新的进步。同年,彭立世承担的《矿井瓦斯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开始步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征程。按照“强化优势特色学科,支持传统骨干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思路和“突出重点、分步建设”的方针,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学科融合与发展,形成以基础学科为依托、优势学科为重点、新兴学科为增长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9月,学校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2个博士点,成为全省第四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重大突破。同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获准建设,张英才主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拆除爆破技术》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揭开学校发展的新纪元。目前,学校专业结构已从单一的工科发展成为多学科并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达到61个,涵盖理、工、管、文、法、经、教7大学科门类。同年,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学校列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学校作为河南省第一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并获得优秀评价,标志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的台阶。同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学科建成河南省重点学科,邹友峰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学校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形成“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扎实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起新的大学构架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院(系)权责统一;建立和完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人事分配制度体系以及本科教学体系、科技工作体系、研究生教育体系、学生工作体系等,办学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11月,学校科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办学指导思想由“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逐步向“科研与教学并重”转变,标志学校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得到提升,科研工作的地位得到加强。同年,学校与济南军区签订为军队培养干部协议,并于当年选拔首届64名国防生,开辟了服务国防建设的新领域。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获得突破。赵波主持的《泥浆泵工程陶瓷缸套中试与产业化》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学校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工程研究中心成为河南高校获建的第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成为河南高校首批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目前,学校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8个,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8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在“强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方针指引下,博士研究生规模达到56人,硕士研究生由1979年的1人发展为目前的1411人。同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额突破亿元大关,位居河南高校前列。刘明举承担的《煤矿冲击矿压电磁辐射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学校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创新团队入选并成为河南高校第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煤田地质与瓦斯地质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准立项建设,成为河南高校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2个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煤概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矿业工程等6个学科获得教授评审权。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控制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先后获准建设。刘先林、邹友峰主持的《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和余明高承担的《自然矸石山爆炸机理及治理综合技术》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和独立学院德育工作评估中,学校和万方科技学院德育工作均获优秀评价,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学校为河南省文明单位。王少安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张子戌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魏建平入选教育部2007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年,学校测绘工程、地质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立项建设。游吟歌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婕当选中国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万方科技学院学生庞恩翠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刁新玉、苗珊珊分别入选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和护跑手。学校党委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河南省‘五好’党委”称号,学校纪委、监察处被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同年,王少安、周玉清等完成的专著《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标志学校“文化强校”战略的推进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取得新的进步与突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六十年间,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重品德、重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思想,造就和培育了70000余名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理工大这片厚土上走出的科坛巨匠、学界名流、政界要人和企业家、教育家竞显风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生力军。安全技术及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张铁岗,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省身、赵跃民、秦勇、孟召平、孟国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醒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宁宁、王飞宇,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星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贤明,控制爆破专家、央视东方之子新闻人物郑炳旭,青年建井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张馨;国务院房改办主任陈学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力生,浙江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李金明,河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明义,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尚海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协主席刘振军,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党委书记孙本凯,广东煤炭地质局局长、党委书记吴华森,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谢光祥,河南省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卢大伟,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李联山,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万坤,湖北省荆州市市长王祥喜;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新,义马煤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豫鲁,焦作煤业集团总经理郭中海,郑州煤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牛森营,神火煤业集团总经理李孟臻,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廖国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院长郭洪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焦留成,河南工程学院院长胡卫民,安阳工学院党委书记马跃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冯志亮,洛阳理工学院院长杨小林等都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目前,中南六省煤炭企事业单位60%以上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昔日的芬芳桃李,已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他们立足不同的工作岗位,励精图治,辛勤工作,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进入新时期以来,快速发展的河南理工大学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学校编制出版的《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科技成果,并给予高度赞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学校教授张铁岗院士,寄托学校在煤矿安全与灾害治理领域不断创新,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亲自看望学校兼职教授刘先林院士,嘱托他搞好科研,带好队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周铁农,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焦作市领导同志相继莅临学校视察并给予殷切勉励,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百年理工,承载世纪厚重。她始终立足河南,心怀全国,以兴学育人和服务煤炭工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熔铸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大爱精神为导向,“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等为支撑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独特品质。面向未来,书写时代华章。河南理工大学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战略思想,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向着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河南理工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